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七章 战友 (第2/2页)
心崇敬的跟着鼓掌,只是饱受缺氧的折磨的他注意力会不受控制的放空。如此低迷的状态使陈丛对台上的狙击小队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看着眼前7个身高体壮的狙击手,他的内心很实诚的惊讶于他们的体格,毕竟这里是边藏,一举一动都要要考虑耗氧量。人均一米九的身高还能这么好的适应边藏环境并且创下缕缕战功,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适应的快一些! 第二周全营开始进入作训状态,陈丛并未如愿。他的训练水平大不如从前,几次成绩都位于团队的中后之流。他知道自己是因为还没有适应高原环境,在平原上能轻松完成的项目在高原反应的影响下只能先咬着牙极力控制不晕倒,所以全程靠这样坚持下来,名次肯定是倒数。 高原地区除了氧气稀薄还有昼夜温差极大的问题。陈丛白天作训成绩不好晚上本就心烦意乱,再加上夜里实在是冷所以又开始睡不好。时间一长便成了恶性循环,短短一个月他没了入藏前的精气神,体重也掉了十多斤,手脚则是因为干燥低温和供血不足发生龟裂、长满冻疮,严重的时候握拳这样简单的动作他都做不标准。 陈丛面色青黑,他看着自己布满伤口、肿胀变形的手陷入沉思——如果再这样下去,迟早会被队内末位淘汰的制度送回原籍。边藏缉毒这样重要的任务不适应环境的特警是一种累赘,硬留下会拖大部队后腿。 到底是自己提出离开,还是被赶走?这样悲观负面的纠结像梦魇一样纠缠着陈丛,由于高原生活经验不足,他的状态愈发低迷。直到他某一天训练回来,看到自己宿舍桌子上放着一个红色塑料袋。袋里装着毛线袜和毛线手套各一副,深褐色的袜子和手套掂量起来十分厚重走针并不精细,看起来像是手工织成的羊毛制品。 谁送的?最近好像没发什么物资吧? 陈丛先是疑惑地打开宿舍门向走廊看了看,又仔细观察了一下自己居住的小屋子:走廊里没人,小小的单人宿舍里地板、桌面也没有留下其他痕迹。 摩挲着手套和毛袜,陈丛眼神不由得发直,尽量让混乱的大脑冷静思考:或许有可能是那几个一同来边藏的同僚。虽然平时不说几句话,但自己最近掉链子这么明显,看来已经被发现了!所以……这是大家偷偷送来的吗? 作训成绩差的确是很不光彩的事,战友间的相互鼓励确实无需落实于语言,关心和鼓励用行动表示即可。 陈丛双眼中倦意很浓别的暂时想不了很多,他抿了抿干裂出血的嘴,用下巴轻轻抵住两个羊毛织物,心里感觉热乎乎的。 厚重的袜子手套并不能用于日常穿戴,而是在夜间套于手脚上保暖。羊毛的保暖性极强可以有效避免肢端缺血在低温下并发的冻疮。陈丛第一晚就穿戴着它们入睡,在昏沉的窒息感中少有的获得一夜温暖。晚上休息好白天状态能好一些,而且没过两三天他惊奇的发现手上已经不再长新的冻疮了! 这样的惊喜对陈丛来说真是及时雨!他心里又重新燃起了希望,既然手脚没那么疼了,就在坚持一下吧!白天他更加努力的的跟上大部队节奏,在负重或者跑步时更注意调整自己的呼吸,拿放枪械、组装武器时都追求技术精益求精。 他心怀感恩的过着每一天,心里的好奇再难压抑,他太想知道是谁在关键时刻向自己这种吊车尾伸出援手了。 然而还没等陈丛找到送东西的人,新的物品又出现在他宿舍的桌子上。 这次是一管小小的药膏,药膏的背面写着他不认识的外国文字。这文字大约是边藏地区附近邻国的,具体是哪里陈丛初来乍到也不清楚。看不懂外国文字的陈丛谨慎的打开盖子扇着风闻了闻,瓶内深黄色的膏体散发着很浓烈的药味,有点类似于烫伤膏。 外用的药膏?可以治疗冻疮吗?陈丛看着手中的药膏,心中荡起涟漪,他对再次送来帮助的神秘战友当然感谢,但心里也滋生出深深地疑惑。 完全封闭的训练场,绝对不可能有外人进入;他们楼所有特警都是单人单间,自己的情况又没和别人提起过,到底是谁如此准确的知道自己的情况并在暗中帮助自己?都是战友,做好事为什么不留名呢? 因为心里疑虑太重,起初陈丛并没有使用那管药,后来因为冻疮顽固不好好转,他思索再三用那管药试了一小块。谁知陈丛很快就发现,药膏不但对治疗冻疮有着很好的效果,涂上后关节肿胀的问题都可以得到缓解。他越用越顺手,小小的药膏也越用越少,眼看着只剩下一点他变不舍得用了。 紧张艰苦的训练中,陈丛的心有了其他的期盼,他想等到缉毒任务过去,无论如何都要找到他,他想真挚的道一声感谢,他们应该成为朋友、称兄道弟。 心情舒畅,训练刻苦,好事成双。两周内陈丛的手脚很快的恢复了,此外一直困扰他的高反症状也终于几乎消失了。但陈丛怕自己这样是‘回光返照’,就特地去问了队医。 原来他进入边藏前肌rou含量过高,身体的氧需求比别人都高,所以高原反应极为严重。入藏后不到两个月内他瘦了十几斤,现在的身材虽然不像如之前那样壮实,但相对轻盈的身体更易适应高原低氧的环境,现在他反应大大减轻,就是身体通过各种方法适应环境的结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