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生当复来归 (第6/6页)
他快速地跑上去,带着些恼怒站在他面前:“你为什么不回头?” 他还没看清眼前,那个举着炬火的人便很快地抬起另一只手,挡住了他的眼睛:“秀泉,”一个熟悉无比的声音响起来:“不要看我。” 覆盖在眼上的手冰凉得吓人,可伍秀泉确信无比——那确实是刘博兼的手。 “你是不是生我气了,”他开始觉得委屈了,“就那么不愿意见我?” 2 “秀泉,不是这样的。听我说,”那声音依旧克制而沉稳:“这不是你该走的路,你该回去了。” “你不和我一起?”他急了起来,“刘博兼,我能去哪儿?”他挣扎着要拉开那人的手,却被他一把抱住了。眼前突然没了手的遮挡,他发现他们已经站在了那个白色的光点前,而就像墨水晕开一样,那个白色的小点在黑暗中越来越明亮。 “秀泉,这问题,”抱着伍秀泉,他温和地说,“不是要你自己来回答么?” “……我能去哪?”他迷茫地说。 “你抬头看。” 伍秀泉抬起头来,刚才鹅毛一样的雪已经消失了。此时他们站在澄澈的寒夜中,群星正在他们头顶的苍穹之上熊熊燃烧。草毯尽头有一条灰色的大河。他认得,那是遥远的阿穆尔河。他想起来了:他是怎么跨过那条静静流淌的河,回到这片土地上,挣扎着活下去的——除了九死而未悔的理想,还有另一个人对他的那场摧枯拉朽的革命。 他什么都想起来了。 “又到了这种时候了。”像明白了什么,他把头埋进对方的肩窝:“刘博兼。你总这样,”伍秀泉眼圈发红,但这一次,泪却始终都没有落下来,“……但我们会再见的,对吧。” 那个始终看不见脸的人,只是把自己的大手按在他的后颈上:“对,我保证。”就如以前一样,他郑重地说: “……我们一定会再见。” 2 那个光点越来越大,最后,笼罩了整个世界。 “医生,医生!”他听见有人在叫嚷,然后是脚步来去的声音,“——病人醒了!” 尾声: 首长的病终于在快开春的时候好透了,而出版社的同志也带来了好消息——那套丛书很快就可以下印刷厂了。不过,就算是春雪初消的季节,北京城的天气还是很寒冷,因此,医生建议首长去温暖的南方休养一段时间。 首长平时的工作很忙,我本以为他不会同意。谁知道首长紧锣密鼓地忙了一阵,某一天忽然叫我回去收拾行李,准备准备陪他去一趟江西。 这是我第一次和首长出行,多少有些紧张。一方面担心首长的身体,一方面又担心路上出什么意外。从机场出来,上了安排给我们的车,我还是一路都板板正正地坐着。也许是我紧绷着脸的样子把坐在后排的首长给逗笑了:“小陈啊,”他从后头拍了拍我的肩,“咱们这又不是上战场。” “好的,首长。”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咱们这是要去哪儿啊?” 本以为我们是要去南昌那一类的大城市,但此刻车已经驶过了下高速去赣州的岔路,正往县道上开去。 “去见一个,”他迟疑了片刻,说道:“……故人。” 我们的车停在了大余县城南边的金莲山下面。再往上就是石板路了,车开不上去。首长最近精神养得不错,于是便让我扶着他慢慢往山上走。古道南北遍植梅树,此时正是梅花盛开、香盈满径的时节,因此,除了我们,还有许多游人也来赏花,很是热闹。 2 往上顺着步道走,还路过了一处遍植青竹的古刹。大概是到正午了吧?里头正飘渺地传来些钟声和诵念,让人心神感到莫名的宁静。 “首长,”我见首长有些累了,忙问道:“您要不要歇一会?” “不歇了。”他虽然有些喘,不过仍是笑了笑,“就快到了。” 我们接着往上走,没多时就到了半山腰。这山不算高,但林木种得很密,有种苍松环抱之感。眼下快到春天,鸟叫虫鸣也时隐时现,显得十分惬意。我跟着首长穿过一条林木间的小径,那后面居然有一处陵园:看起来像新修的,每一座坟前都有一块花岗岩雕刻的墓碑。而这座肃穆的陵园正中间则竖立着一个高大宏伟的纪念碑——“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朽”字下面摆满了花圈和花环,围绕着石碑,组成了一片五颜六色的花海。 “这是前几年刚修起来的,埋的都是当年长征时牺牲在后方的战士,”首长对我笑了笑,“也算是了却了家属们的一个心愿吧。” 首长带着我走到了陵园最深处的一棵梅树下面。那也有一座坟茔,只是与别处的热闹不同,这里没有燃完的香烛或者纪念的花束,稍显冷清了些——看来,除了我们,大概是没有什么人来祭拜。我凑近了看,那墓碑上只用正楷写着七个字:刘博兼烈士之墓。 “博兼……他没什么亲戚,”首长看我疑惑,主动解释道,“就是一个人来,一个人走的。” 他掏出一张手帕,开始擦拭落了灰的墓碑;我也从陵园管理那里借来一把扫帚,把墓前的枯枝落叶清扫干净。好在这里有人按时清理杂草,省了我很多功夫。忙完这些,我把刚才在山脚首长吩咐我买的纸钱放下,又摆上点燃的香烛,才退到了一旁,然后看着首长扶着墓碑慢慢坐下,开始把装在塑料袋里的黄色纸钱一张张撕开。 “博兼,我来看你了。”首长一边整理着那些厚厚的黄纸,一边同冰冷的石碑说着话——这不是游人常来的地方,林中又静谧无声,所以他的声音即便放得很低,我也能断断续续地听到,“你别怪我,这么久才来一趟——现在我才是那个糟老头了,身体不行了。” 首长把撕好的一沓纸钱放在那墓碑前用小石子压着,以防它们被风吹跑,然后又拿出另外一沓:“上次我们聊了什么?我都快忘了,现在记性也坏了,好多事情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他接着絮絮叨叨,“好在前段时间,抓紧时间写出来了一些,文字总比我的记性可靠吧?” 2 那些纸钱差不多撕完了,于是他抽出一张,靠近香烛点燃后放进了纸堆里。这些薄如蝉翼的黄纸烧得很快,不过一瞬就聚成了一群黑色的纸蝴蝶,被火焰的流带着飞走了。 “对了,你说,”首长凝望着那团火焰从燃起到熄灭,然后继续聊他的家长里短,“那条围巾,我怎么就到处都买不到一样的?法国、比利时、苏联,哪儿都找了,感觉都不对……刘博兼,你说我当时怎么就没想过问问你呢?” “不过呢,也有些好消息。照片的事说过没有?”首长拿起一张纸把烛泪扫干,“我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了……谁知道原来还有几张没被他们烧干净。前几年,古月邦同志告诉我在档案馆里找到了,还翻印了新的送给我留作纪念。这样也好——” 这时,首长微微侧了一下头,我猜他大概是想看看我离得有多远,于是忙作眼观鼻鼻观心状侍立。 见我这样,首长摇摇头,几不可闻地飞快笑了一下。过了片刻,他又开口时,竟是我从未听过的语气,仿佛一个无邪而青涩的少年:“你猜一下……照片现在在哪里?” 香烛快燃完了。山林外,除了虫鸟相鸣,还有游人带着孩子在嬉闹,一些清脆的笑声越过小径,悠远地传进墓园。正是春和景明、万物启蛰的好时节,阳光穿过梅树窸窣的枝叶,在石碑前的土地洒下一片温暖的光斑。 首长朝我招了招手,我忙过去扶着他起身。 等首长站定,一阵清风恰好自幽静的山林间吹来。梅树枝头那些盛开的花被簌乎吹落,白色的花瓣竟如大雪一样飘下,落满了首长的肩头。 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