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儿(重生,父子年上)_山河倒转乾坤易.十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山河倒转乾坤易.十五 (第1/3页)

    下文有大修~

    於是时光飞逝了~

    自打那日由父皇口中得知了那盘桂花糕的真相、和其後名为「高氏」的祸患之後,萧宸心底就一直记挂着这件事。

    他虽不认为自己有办法解决连父皇都觉得棘手的难题,可相b於从头到尾都被蒙在鼓里的前生,重来一世、父皇态度上的转变,却让萧宸在倍觉振奋之余,亦不由萌生了几分「自个儿也该做些什麽、方得不负父皇如此期待」的使命感。

    所以他开始在闲暇时设想起能用什麽样的方式解决高氏之患,同时努力回想上辈子高氏一系和镇北军之事究竟是如何落定的……只是前者费了他许多功夫,最後也只得了一个「需得从长计议」的结论;而後者麽,上辈子的他被父皇保护得太好,就算长大後多少猜到了那盘桂花糕十有出自於高贵妃的手笔,也是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後了。所以对於高氏的败亡,他只有些许片面且稀薄的印象。

    萧宸只记得事情发生在他十二岁那年,先是高如松「暴病身亡」、接着是部分镇北军不听将令无旨而动、被继任的镇北大将军撤职查办……最後,深g0ng中的高贵妃因痛失兄长哀恸过甚一病不起,终至药石罔效郁郁而终,只留下了当年才十岁的皇三子萧宜。

    前生与高氏相关之事,萧宸能想起来的也就是这些了。

    如今想来,虽然他得知的仅仅是最後的结果,但从父皇对高如松的忌惮和誓要收复镇北军的决心来看,高氏兄妹二人的Si必然都是存在着猫腻的──按他推测,高如松会「暴病身亡」,应是父皇收拢镇北军的计画已进行到最後阶段,可仍占着「镇北大将军」之衔的高如松却仍坚持抗旨拒不回京,父皇不得已之下才不得不放弃了更加光明正大的方式,改而以其人之道还施其身,让高如松也经历一回被「北雁间人」暗害的滋味。

    高如松Si後,镇北军应当已有大半成功为朝廷所掌握,只有少数原属於高如松的亲信仍未能顺利收服。考虑到高如松的「丰功伟业」,继续留着这些人只会徒然给镇北军带来祸患,於是便有了「部分镇北军」无旨而动意图挑起边衅之事,让继任的镇北大将军得以名正言顺地铲除高如松遗留的心腹,让整个镇北军得以彻底落入朝廷的控制下。

    高贵妃本就是仗着手握镇北军大权的兄长才能在後g0ng得势;高如松一Si,深g0ng中的高贵妃自然再无奥援……到了这个地步,就算萧琰不亲自动手,g0ng里也多的是想让她「病故」的人;其下场如何自也是可以预料的。

    与高氏一系有牵扯的人中,唯一称得上难办的,便只有当年才十岁的皇三子萧宜了。

    十岁,一个半大不小、怎麽看怎麽尴尬的年纪。

    倘若再小上一些,孩子还不怎麽懂事记事,就算是高贵妃亲自教养的,多少还有那麽几分扳回来养直了的可能X;而若再大上一些,十多岁的人,要说与母家的Y谋全然无涉也是极难,要想惩处也有个由头,自然b「十岁」这个不上不下、正卡着一半的年纪要好得多。

    前生的萧虽不晓得这些顾忌谋算;可对於萧宜这个三弟,他仍旧不怎麽喜欢得起来的。

    ──当时,因背靠着高氏,在诸子中相对「尊贵」的萧宜自他出事之後俨然成了诸皇子中的小霸王。饶是萧琰不久後便迎了小楼氏入g0ng为继后,但因着小楼氏暂无所出,萧宜的「尊贵」仍是一时无两,行止间也直将自己当成了无名的储君看待──这多半是高贵妃灌输给他的──甚至就连面对诸皇子里身分最高的萧宸时,也不曾在这位嫡兄面前收敛多少。

    事实上,尽管萧宸因T弱而深居简出、同三弟见面的机会屈指可数,可或许是高贵妃在教孩子上确实「颇有一套」、将某些观念灌输得太过彻底,萧宜在「懂事」前便对萧宸时有不逊之言;「懂事」後虽学会了在表面上装装样子,言词间却仍多有怜悯寻衅之意……他对备受萧琰宠Ai的萧宸尚且这般,对其他几个兄弟的态度自然更不用说。也因着如此,高贵妃「病故」後,帝王虽未对这个三子做出任何处置,仍居於内g0ng中的萧宜却很快便陷入了孤立无援、人人喊打的窘境,直到十六岁那年因牵扯进萧宸之Si彻底被帝王厌弃,就此剔除宗籍贬为庶人,带着几许钱物被逐出了京城。

    依照萧宸对父皇脾X的了解,考虑到昔年「皇嗣案」发生时、萧宜不过是个连事理都不怎麽明白的四岁小儿,便是这个Y谋的直接「受益者」,萧琰也不至於因此将其定罪……许是因着这班,尽管其後数年间,萧宜已一点一点被高贵妃养歪了X子,萧琰对他也仅仅是漠视而已,并不曾在处置高氏兄妹後对这个三子下手。如果不是萧宜後来不甘於凡自个儿掺和进了暗害萧宸的Y谋里,也不会让萧琰找到将他革出宗籍贬为庶人的藉口、让萧宜彻底丢失了作为皇子的身分。

    两世为人,因着前生的惨烈下场、和今世来自於父皇的提点,萧宸终於真正意识到上辈子的自己,究竟被父皇保护到了怎麽样的地步。

    回想起来,尽管上辈子的他最终还是在自己的天真下枉然葬送了X命,可若不是有父皇千方百计、殚JiNg竭虑地护着,身处g0ng阙的他又如何保得住那份天真?就算他确实对这些权谋筹算之事有些灵X,略有所知跟彻彻底底地牵涉其中也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至少,单就高氏之事而言,若无父皇点醒,他是绝对想不到背後还有这样多的玄虚、牵扯和顾忌的。

    所谓醍醐灌顶,不外如是。

    可为此深思细量後,萧宸固然收获颇多,付出的代价却也十分可观──因着思虑过甚、耗神过度,病情本已稳定的他隔天便陷入了长达三日的昏迷与高烧之中。若非T内自成循环的真气始终生生不息地吊着他的元气、维持住他的生机,就算没因此玩掉小命,只怕也会让本就残破不堪的身子再形恶化几分。

    知晓事情的原委後,便是孙医令这样知所进退之人,都忍不住拐弯抹角地刺了帝王几句「揠苗助长」、「Ai之适足以害之」;萧琰自个儿更是又急又悔,对自己不知该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