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3-58 (第6/7页)
……我已经查到线索了,嫌疑人就是司马防!” “……”广陵王看着那人沉默了一下,开口道,“理由呢?一个赋闲退隐的老先生,就为了买黄金马车,出卖绣衣楼?” “……”那人神色认真,不像是在开玩笑,转而又说道,“我潜入司马家,还发现了一个可疑的的人。一个没病装病的老男人,所以我把他拆开来检查了……” 2 广陵王从华佗的包袱里发现一个白玉牌,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着——司马防。 广陵王带着华佗去给司马家的人赔礼道歉,好说歹说,才把人送走, 回去整理的时候,两人又在司马防的随身物品里发现了一封密文信,花了一些时间破解,密文的内容为 ——“董卓已死,张角尚存。” 鸢使来向广陵王汇报司马家密信的进展,说道,“傅副官已经检查过很多遍了,最后认为那个东西和董卓与张角都无关。他说那其实是账本。对商人来说确实是机密,所以才加密。董卓指的是血本无归,张角则指的是大赚……” 那魁梧医师当即大声反驳,“账本里怎么可能有董卓张角,我看你们那个傅副官有问题!”随后那人与鸢使吵了起来,广陵王摆手制止。 广陵王看着华佗,又吩咐道,“华佗,我有新的事要交给你办。你知道西凉军李傕身边,有一位叫贾诩的军师吗?” 阳陵 广陵王与华佗两人谨慎地走在阳陵的街上,远处的刑场上西凉军将领樊稠正与一女子杀人取乐。 绣衣楼其中一支在调查绣衣楼本营被烧毁一事时,不幸被捕,正被关在阳陵的营牢中。 2 广陵王命华佗以军医的身份潜伏在西凉精锐“飞熊军”中,自己则以侍女的身份混在那长安姬身边。 白日里,广陵王扮作的侍女被一人纠缠,正巧碰见走来的长安姬得以解困。 是夜,广陵王走在路上,再次被那男仆缠住,华佗从房顶上跃下,击中那人的后脑勺,不小心引来了府中的侍卫。 长安姬没有过多追责,广陵王同时又得到来自军营的消息,说樊稠今晚将从军营回来。樊稠边与那长安姬调笑,边喝得酩酊大醉,扶樊稠回去路上广陵王试图偷令牌,不信被发现,正与那樊稠缠斗,那长安姬看到那画面只是愣了一下,广陵王以为不好,谁知那长安姬神色一冷,完全不似白日那般谄媚,抄起烛台就砸向樊稠。 广陵王惊讶地看着他,不等二人迟疑,门外传来守卫的问询声,那女子熟练地演了起来,勉强躲过盘查,她长舒了口气,边收拾边告诉广陵王她的名字。 她的故事很短,与丈夫在山上游历不幸被西凉军发现,丈夫被杀,而她也不幸被掳,她忍辱负重,直到今日,一个报仇雪恨的机会突然来了。 她用沾血的手毫不在意地撩开发丝,疲惫地笑了一下,让广陵王和她的同伴快走,她只能拖得一时,广陵王急忙要去拉人一起走,那女人却突然又演起来,猛地将广陵王等人推出房门外,演完了她这辈子的最后一场戏。 次日,广陵王与同伴离开时,于城楼上方发现了那位蓝姓女子的被吊起的尸体,广陵王怔怔地看了一眼,华佗为广陵王开了例外去救那女子,广陵王道谢,沉默地离开了。 广陵王日夜兼程返回广陵,前去参与豫、荆、徐、冀、青州,五州停战结盟会议,期间她看着那第一个响应的平原相刘备,发现他身边站着一个眉目清秀,身着玄衣的青年,背着一个巨大的画箱,那青年只是看了她一眼,便开始作画。 广陵王自然对五州和谐相处乐见其成,但心中总觉得不妙,故与华佗二人仔细盯着联盟各处环节,果然,在即将歃血为盟的地方祭坛处发现大量火药,以及一张勾画着各种颜色线的纸条,广陵王想到那个背着画箱的青年——刘备的三弟,张飞将军。 2 广陵王与华佗连夜追击刘备一行人,于山道上受到五斗米“天兵”截杀,侥幸逃过一劫。 几日后,在广陵收到一幅山水画,上面绘着河流十分眼熟,落款只有一个“飞”字。 58.鬼 王粲详细地记录着贾诩所说之事,时不时点头回应,他记完上一段,抬起头,忽然发现自己的对面,会客室的墙上挂着一面镜子,他猛地看到自己的脸有些吓了一跳,就当他要移开视线的时候,眼睛里忽然瞄到镜中的屏风后面,似乎有一个幽幽的身影过去了,似乎在往外去。 他背上顿时冒出些冷汗,贾诩关切地看着王粲,询问他可是身体不适? 王粲迟缓了下,表示无事,贾诩奇怪地转过头去,发现自己身后墙上的那面镜子,回过身来的时候笑了一下,打趣道,“可是被那镜子吓到了?” 王粲见主人家这般直白地说了出来,也有些不好意思,只是委婉地问道,为何在家中挂这样一面镜子,贾诩却像是想起什么有意思的事情,缓缓说道,“那面镜子啊……还是主公赏赐给我的第一份见面礼呢。” 广陵 “先生看这幅画看了许久,是很喜欢此画吗?”广陵王轻轻走入会客室,见那人仔细地在看着自己会客室墙上的那幅画作。 那人慢慢转过身,笑着说道,“在下若说喜欢,殿下肯割爱吗?” 2 广陵王没有回答,而是将话题引到正事上去,“先生此次作为西凉军的和谈使者,本王自当礼遇。”说罢,边抬手让下人将那画取下来,赠了出去。 那人像是爱不释手地欣赏着那新得的画作,喃喃道,“洛水之图,真是绝景,落款是……‘飞’,不曾听闻的画师。” 广陵王接话问道,“不是蔡、荀之类的名家大作,让先生失望了?” 那人忙笑着否认道,“怎会。世人看重名声,却不知神作往往出自无名之辈。啊……实在抱歉,在下腿脚不便,不能久站,要先落座了,失礼。”说完便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在次座坐下,广陵王示意侍从拿来靠垫和凭肘。 那人柔和地轻声道谢,又开口说道,“这是董太师亲笔拟写的和谈条件,殿下请过目。” 绣衣楼一直暗中探查董卓的西凉军内情,时不时在内外sao扰,让董卓应接不暇,这下总算轮到广陵被盯上了,贾诩前来和谈,西凉方面打算以盐铁换广陵息事宁人。 那人趁广陵王仔细翻看和谈条件文书时,开口补充道,“广陵多山川,在下来的时候走了水路,船行通畅,水流平稳。水路如此方便,运输盐铁,想必也会十分顺利。” 广陵王合上文书,笑着说道,“四通八达,方可国运昌隆。故本王每年都会组织疏浚工事。不过前几日,我派人疏浚淤塞之处,却出了一件怪事。” 那人眼眸微动,脸上满是关切之意,等着广陵王继续说下去。广陵王似是边回忆边说道,“广陵城中有一条贯穿城区的古河,叫桃娘河。河水丰沛,居民常沿着河脉打井,啊,本王府中的井水,也正是来自桃娘河水脉。” 贾诩微微点头,似是听得十分认真,附和道,“滋养一方水土的河流,往往会被百姓称作父母河。” 2 广陵王赞同道,“正是。所以本王府上的摆画,画的都是桃娘河景。” 贾诩一怔,旋即轻笑出声,轻轻拍了拍身侧的画卷,说道,“原来如此,是在下见识浅薄了,还以为画的是洛水,竟是本地的父母河。” 广陵王忙表示,“哪里哪里,广陵郡小,鲜有人知,更遑论这条河。刚刚说到哪儿了……哦,对,井水。” 她回忆道,“广陵居民定期会于此河边上举行祭祀,前不久,祭祀那日,井水中突然漫起一股腥味,搞得广陵人心惶惶。解下来,有个孩子说……‘打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