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根不净_1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 (第1/1页)

    初尝禁果,年轻的身体根本不懂得节制。

    除了每天彻夜玩闹,白天马哲也无心干活,总想磨着郑西决干那档子事儿。

    郑西决对丈夫的兴趣知之甚少,被哄着在果园草垛上来过一次,此后便像是打开了什么奇妙的魔盒,总要被马哲拉着在各种大胆刺激的野地里胡来。

    他吃不消,但一直沉默着纵容,玩丈夫想玩的游戏,讲丈夫想听的话。

    然而,蜜里调油的新婚生活还是没持续多久。

    吃紧的战事蔓延到了这个边境村庄,征召入伍的横幅随处可见。

    这原本没马哲什么事儿。他作为村支书的丈夫,自然不会被强制编入入伍名单。

    一切变局的开端,源自新出的一项政策。

    为了鼓励大家参军的积极性,决定特别给予表现良好的知青返城资格。

    消息一出,门可罗雀的征兵办门口,马上排起了长队。

    马哲比村里任何人,更早知道这个政策。

    郑西决同他讲起来的时候,带了点调侃的意味:“跟你一批插队的,该成家的基本都成了家,怎么还会为了返城去当兵呢。”

    他枕在马哲胸口,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没发现丈夫的眼底渐渐变暗,还在继续说组织给的所谓优厚政策:“不过啊,说是未婚优先,比你晚来的那几批可能还有机会,就隔壁村小李他们……”

    郑西决发现了马哲的沉默,抬头看了他一眼,问道:“怎么了?”

    马哲低头迎上妻子的视线:“没什么。”

    他假装随意地和郑西决聊天:“也没说去当兵就一定能返城不是,就不能是为了保家卫国去当兵么。”

    郑西决一愣。

    “也是。”随即笑了,“我这个当书记的,政治觉悟还不如你。”

    这时的郑西决怎么会想到,他“政治觉悟高”的丈夫,早在听到“返城”两个字时,便动摇了心旌。

    自被迫来到云南,马哲从没妄想过还能回去。

    以为注定要死在这里,他才会死心塌地地扎土生根、落户安家,和郑西决结婚。

    可现在,上天告诉他,他可以回去。

    马哲想要回家,日思夜想。

    直到现在,他还总会梦到自己回到了厂里分配的小楼,有父母,有亲人,有从小学一直到高中的朋友,他在那里安然无恙地高中毕业。可能有机会推荐去参加高考读大学,要不就进厂,最不济进车间当工人,从一线做起。

    而不像现在,干着最底层的农活,靠入赘郑家获得片隅的落脚处。

    一纸轻飘飘的政策,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马哲内心尘封已久的暗门。

    它给了马哲希望,而这一丁点的希望,如堤坝偷偷滋生的蚁xue,催生酝酿出了此后滔天的洪水。

    “果然如我所料。”

    政策公开了几天,老天就下了几天的雨。

    这天郑西决又加班晚归,一到家就迫不及待地想与丈夫分享工作的见闻。

    “我们村根本没人报名,当初一共插队进来9个人,3个搞运动的时候走了。剩下还在生产大队的,王大哥他们早早结婚,最大的孩子都能跑了,谁愿意抛家弃子返城。”

    马哲心头微动,面上依旧不露声色:“不是还有一个没结婚?”

    郑西决抖落身上的雨水,把雨伞放置在墙角:“你说小陈?小陈是想去。”

    “他不是和马叔家的翠婷好上了么,马叔看不上他,他想去当兵混点名堂,立军功出人头地,好回来和翠婷结婚,不过被翠婷拦住了。”

    马哲拿了块干净的毛巾,帮郑西决擦干头发:“没关系吗?指标……如果完不成的话。”

    晚上菜不错,郑西决搞得包干轮耕让村里有了难得的好收成,连食堂的伙食都变得越来越好。

    郑西决饿得胃有些不舒服,快速扒拉两口饭,才回答马哲:“是有点难办,不行我再做个动员。”

    婚后,马哲和郑西决只在三叔家住了三天。

    组织有给郑西决分房,只是要等,他们先在马哲那间宿舍小屋里暂住一段时间。

    再过两周,他们就可以搬新家了。

    马哲给郑西决碗里夹了块rou,用极其平常的嗓音说:“我想报名。”

    “什么?”郑西决没反应过来。

    于是,马哲避开妻子的视线,又说了一遍:“我想去当兵。”

    这次,郑西决反应过来了。

    “你想回上海?”

    马哲第一反应是抵赖:“没,我也就想混出点名堂,也好配得上你……”

    “跟我说实话。”郑西决打断了他的胡诌。

    五年前的郑西决,和五年后的郑西决,别无二致。

    他认真地微仰着脸,凝视马哲的眼睛。

    唯一的不同,五年前的郑西决眼里还有希冀的光,然后,被马哲的回答熄灭。

    “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