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九章和谈(感谢风中的鱼520书友的月票支持) (第1/1页)
(感谢风中的鱼520书友的四张推荐票,感谢561321651书友的一张推荐票,谢谢!) 刚刚还信誓旦旦的珉王脸色僵住,尚枚也是被弄的措手不及,手足无措。 “武安关被攻陷了?怎么可能?安陵军才刚刚打完漓江,怎么会这么快……” 按尚枚的估计,安陵军要发动对武安关的进攻至少也得是三日之后。 没想到,今日武安关就被直接攻下了。 石天王得面色也十分难堪,但第一个缓过神来,“昨日派出去的一万人呢?” “小的赶来时他们还在半路上。” “派快马去催促他们加快脚步,收拢残兵,趁安陵军立足未稳的时候看看有没有机会。” 珉王站出来,“末将愿亲往武安关督战。” 石天王思考了一下,“可以,若是对方防守严密,无机可趁的话就先原地待命,派遣使者去和安陵郡守或是什么掌握权利的人谈谈——以我的名义,看能不能为我们争取下时间。” 石天王想要与安陵言和? 所有人的脑袋里都冒出了这个想法,听到他后面的话才松了一口气。 “那条件是?” 珉王听说可能会言和,所以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随便开,反正事后我们不认……但别让步的太厉害,让他们看出我们是假意的。” “天王,安陵未必愿意与我们停战。”尚枚说道。 主动权在安陵,不在义军,一个是官,一个是贼,两边和谈,就算是假意和谈,难度都很大。 “这只是为我们争取时间,无所谓他们同不同意,尽量拖住他们。事不宜迟,珉王你即刻出发。” “是,天王。” 再珉王走后,石天王环视一周,沉声说道,“一个月,一个月内再攻不下沧州城,我们就绕道去攻夷州,安陵。” 众人欢呼一片。 他们号称数十万人,实际上只有十几万,经年征战,如今也不过只有十万出头,早就不想再去啃沧州城这块硬骨头了。 就算是围也能随便将他们围死,干嘛非得去送命攻城? …… 第二日,王启匆匆来找刘表,“明公,武安关被林宇攻下了。” “武安关?” 刘表心头一跳,惊讶的问道。 武安关是武安与漓江之间的门户,易守难攻之地,据此关,进可攻退可守,若是在进前一步,攻下武安郡,那之后与沧州城之间就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再无半点险碍。 到时乱军即使再怎么托大,也不敢腹背受敌的。 “半月之内,若安陵不能开到武安郡来,咱们还是得先走。” 刘表静下心来,咬牙将期限提到了半月,不再提内jianian之事。 安陵不把大军开到武安来,乱军就不会有顾虑,依然猛攻沧州城,他们还是守不住。 “好,全凭明公做主。” 王启这次一句反对的话都没说。 一夜之间,沧州城内不知多少人被抓进大牢,掉了脑袋,弄得百姓人心惶惶,传言不断。 直到下午,官府才贴出告示,称这些人里外勾结,欲要献城于乱贼,出卖沧洲城,援军不日即到,沧州之围很快将会解除,号召百姓们踊跃抵抗乱贼云云…… 林宇并不知道安陵军攻下武安关这件事无意间救了自己一命。 要是刘表三日后逃到夷州,最多十日,弥勒军就能攻下沧州,集中兵力调转来收拾他了。 那时候,没有变数,神仙也难救。 猛攻两日未能又所战果的珉王派出信使,希望与安陵军和谈。 “和谈?与这些乱臣贼子有什么好谈的?” 孙景这些日子斩获颇丰,一千铁骑在他手上使的虎虎生威,令漓江乱军闻风丧胆,看见安陵的骑兵就想逃。 严承明召集众将商量此事,他大大咧咧的说道。 弥勒军降将露出一丝尴尬,只有汤和面色如常。 严承明皱起眉头,“这些天让你小子威风起来了?” 孙景赶忙将轻佻收起来,不敢对严承明不敬,“严帅,我是说和他们没什么好谈的,他们大军还在沧州城,和这些小虾米能谈出什么来啊。” “他说他是石天王的特使。你们了解过这人吗?自称是郭熊。” 严承明将脸转向周季朱汾阳和汤和一行人。 “郭雄?严帅见过了吗?高高瘦瘦,一身儒生打扮?” 汤和沉思一会,问道。 “嗯,与他的名字大不相同,我还以为报错名了。” “此人我听说过,好像是石天王身边的谋士之一。” 周季突然像是想起来什么一样叫了出来。 “对,”汤和也点头,“因为人名不符,当初在军中当作谈资还传了一阵。” “既然确实是石天王身边的人,那确实应该是以石天王的名义来谈和的。”周季在旁边补充了一句。 “他要见太守,以为太守大人在漓江,我不置可否。” 严承明将话给抛了出来。 “如果谈和,那是不是咱们这边要停战?” 半天没说话的孙景问道。 “按一般来说,是这样的。”汤和为他解释道。 “我知道了,他们肯定是想拖延时间,如果是真要求和,怎么会打了两天才求和?一定是他们害怕腹背受敌,想过来假装求和,拖延时间。” 众人心中俱都一动。 是啊,沧州城危在旦夕,他们这边拖得越久,进不去武安郡,他们越能放心大胆的攻击沧州城。 “也许想要试探下我们的强弱才决定是否和谈的呢?”有人质疑道。 “那就更不应该和谈了,咱们强,他们弱,没必要谈。” 孙景又恢复了大咧咧的模样。 严承明没有说话,保持沉默。 隔了一阵,汤和问道,“这件事要不要报给太守大人?” “来去快马也得要好几日,加上要是和谈,送使者过去又是要十几天,等确定是打是和得时候,黄花菜都凉了。”有人回答道。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严帅该当机立断。”孙景抱拳对严承明说道。 “嗯……让我想想,今晚你们跟我一起见见他,明日再做决定。” 严承明和稀泥似的决定道。 众人散去后,孙景在营外暗自抱怨,“害,严帅这不是也在拖时间吗?当机立断的事,非得犹豫不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