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19 章(早在刚出宫的时候,四阿哥...) (第2/3页)
……逻辑要死了……】。 当然最后是大团圆结局,穷秀才娶了两个老婆不分大小从此HAPPY的生活在一起。 看了两天,李薇边看边脑内吐槽,之后跟家里祖母聊这出戏时,总是哈哈大笑。祖母也被她逗得哈哈大笑,说她促狭。 由于戏大概都是这种类型的,李薇就把看戏当成了人生比较期待的一个消遣活动,每回听到有戏看比以前过年还高兴。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凌晨五点,玉瓶就把她给喊了起来,梳头洗脸换衣服,然后只来得及垫了两块点心,就送她出门了。 大嬷嬷早就派了丫头过来,一个是怕格格们刚搬进府,对这里的路不熟悉,第二就是见到来人,这丫头可以提点着李格格,免得张冠李戴。 李薇带着玉盏到了准备宴客的小院,宋格格和武格格已经到了,两人正坐着闲聊。见她过来,宋格格坐着不动只是微笑点头,武格格却站起来迎接她,亲手扶着她坐下,然后坐在她的下首处。 外面的天此时才刚刚有些亮,小风吹着还有些凉。李薇身上还搭着件小披肩,进屋才解下来交给玉盏。她看这小院里已经挤满了人,来来去去,忙忙碌碌。心里感叹这客请的真不容易啊。 膳房此时送了早点过来,为免一会儿客人来了出丑,她们三个不约而同都只吃了点心,茶都不敢多喝一口。这也是在宫里选过秀都经历过的。 李薇吃了一块糯米枣泥糕,刚吃到嘴里就是一怔。点心吃多了,口味上肯定能吃出来是哪家的。就是一样的面包片,两个面包房的味道也绝不会一样,这家奶多了,那家糖多了,等等。 这块糯米糕吃着就是阿哥所膳房的味儿。搬到这里来后,她也曾叫过两次,口感上就是有那一点不一样。 再尝尝其它点心,几乎都是阿哥所膳房的味道。李薇笑眯眯的说了句:“今天来的客人可有福了。”宫里的味儿可不是那么容易吃到的呢。 武格格虽然没听明白,也跟着附和道:“可不是嘛。” 宋格格一直带着笑,话却不多。她以前就是这个样子,李薇也没在意。她打量着宋格格,发现她脸颊红润有光泽,人也好像长大了一点,捧着茶碗的姿态说不出的好看。 宋格格感觉到她的目光,转头对她一笑,指着一碟双色荷花酥道:“这个好,刚出锅的,趁着热吃。” 站在桌边手执银筷的丫头看李薇的眼色,赶紧给她挟了一块。 双色荷花酥有点像小学时吃的豆沙面包,红豆沙露在外面,面包是五瓣花的形状。荷花酥外面是三五层咸味的酥皮,花瓣中间到花心处是砖红色的红豆沙,炸制而成。 为了避免吃的时候掉酥皮给主子带来麻烦,这些点心全都是一口的量。 三阿哥和五阿哥来的略晚,刚进来就听说四阿哥、佟家的岳兴阿和乌拉那拉家的一个小辈在拼酒。 外院那边没开席先喝倒一群的事传回内院,大嬷嬷倒是胸有成竹,听说喝倒的还有四阿哥,说:“让人开催吐的药端过去,先把酒吐出来再说。”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福晋那边是早就换好了见客的衣裳,正襟危坐的坐在上面。下面福嬷嬷和四个丫头都束手站着。 拼酒拼到最后,大家都有些失去理智了。巴克什早早的败下阵来,现在陪着四阿哥和岳兴阿拼酒的是另外三个人。 正院里,福晋还没见到第一批客人。倒是大嬷嬷忙的脚不沾地,送入后院的女眷要先有人到她这里报信,说是哪家的,家里是什么爵位、官位,跟宫里是什么关系。她再决定是送到福晋的正院,还是交给三个格格接待。 送药来的小太监伏在他耳边说是大嬷嬷送来的催吐的。 集体方便完,三人又回来坐下,又等了半个小时才见到第一批客人。说实话,李薇觉得用翘首以盼来形容她们三个真是太合适了。 四阿哥觉得巴克什看着比较健谈,于是就把他拉到岳兴阿旁边坐下,交待两人不要客气。谁知这两个真没客气,等他再回来,发现巴克什带着岳兴阿拼起了酒。 苏培盛赶紧扶着眼都喝直了的四阿哥挤出人群,五阿哥担心的看了一眼,还是留在原地。因为三阿哥也是渣酒量,这不刚喝一碗,脸就红成大姑娘了。 宋格格和武格格的丫头也这么暗示了主人。她们三个起身由着丫头领路分别去了不同的房间更衣——主子们排队上厕所的事没有发生。这倒是比在宫里强一点,李薇还记得在储秀宫时,嬷嬷们也是在见人前领着她们集体方便,一间屋子里用屏风隔开几处,然后一次进去几个人这样。 不一会儿,前院就传来锣鼓的声音,一个甩着水袖的戏子咿咿呀呀的拖着长腔上来。四阿哥面带微笑的听着,状似陶醉,心中骂娘。 苏培盛把头快扎到地里了,这个……阿哥和福晋辛苦准备了这么多天,弄成这样真是太糟糕了。 四阿哥被苏培盛扶到一个僻静的地方,膳房照大嬷嬷说的赶紧熬好了药送来。苏培盛接过问了句:“是什么?”闻着不像解酒汤。 三人边吃边聊,吃了大概两刻钟,一个丫头从外面跑到廊下,跟门站着的一个人说了两句话又很快走了。三人都放下筷子等着,外面的人把话传到里面,膳点就撤了。玉盏悄悄的过来,在李薇耳边轻声道:“格格,要不要去外面转一转?” 面前的三桌席面,几乎空了一半。剩下的人也东倒西歪。 福嬷嬷看到茶不冒热气了,见人还没到,上前道:“福晋,不如起来散散?”福晋这身衣服行头可是累的很。 小太监在一旁不停的插话‘这位爷您来口这个’,‘爷您尝尝这个’,拼命让他们不要喝太多。但四阿哥回来看到这一幕,黑了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